理想的
免疫细胞转染方法,应该具有转染效率高、细胞毒性小等优点。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,是目前转染效率较高的方法,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很低的优势。但是病毒转染方法的准备程序复杂,常常对细胞类型有很强的选择性,在一般实验室中很难普及。其它物理和化学介导的转染方法,则各有其特点。
下面分享几个经典的免疫细胞转染方法:
1.人工脂质体法
带正电的脂质体与核酸带负电的磷酸基团形成复合物,进而可被细胞内吞稳定转染/瞬时性转染。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细胞,转染效率高、重复型好,但转染时需要去除血清,转染效果随细胞类型变化大。
2.磷酸钙法
通常穿了“隐身衣”核酸分子在“照妖镜”磷酸钙的作用下可形成“肉眼可见”的磷酸钙-DNA共沉淀,可使共沉淀中浓缩DNA分子与细胞表面结合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。该法可用于瞬时或稳定转染。然而因其对pH、温度和缓冲液盐浓度的微小变化十分敏感,所得结果容易出现差异,且对许多类型的细胞培养物(尤其是原代细胞)具有细胞毒性,转染效率较差。
3.电穿孔法
此法利用高脉冲电压破坏细胞膜电位,使得DNA通过膜上形成的小孔导入稳定/瞬时性转染,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,但细胞致死率高,DNA和细胞用量大,且需根据不同细胞类型优化电穿孔实验条件。
其他物理基因输送法还包括基因枪、直接显微注射等方式。前者又称为粒子轰击,可将包裹着核酸的显微重金属颗粒告诉射入受体细胞内,适用于瞬时性转染。该技术需要昂贵的设备,且细胞死亡率较高。而后者则是通过精细的注射针将核酸送入胞浆中,一次只能输送一个细胞中,适用于构建转基因动物或输送人工染色体。